心得|Lori Gottlieb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愛人與被愛不可能不冒失去的風險,而認清這點和為此恐懼是不一樣的」

一本心理師寫的書,從故事中自然不造作的帶出很多心理現象跟專業術語,幾個關乎心理師遇到的病人們,與她自己的故事。

有幾章真的讀到心裡很有感觸,那種感觸是深到會邊看邊在心裡尖叫著「天呀這就是我呀」的程度,當然也有一些會反思「咦竟然是這樣的嗎」。

不過我覺得哪一種都是很好的事,前者表示這本書與自己有共鳴,後者表示閱讀的過程中不只一味的接收,自己也確實有在思考反芻著書中內容。

此外翻譯的部分值得特別拉出稱讚幾句,不太有讀外國文學時因為文法而造成的那種滯澀感,作者本身筆觸幽默,譯者翻譯時適當的網路用語也讓整本讀起來更流暢(好笑XD)。

以下有劇透。

-

故事的一開始是作者論及婚嫁的男友提出了不想再跟一個孩子住上十年(作者有個八歲大的兒子)。

「我想要自由」是終極版的「是我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而後者的含義永遠是「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兩人在孩子的事情上不一樣的認知橫亙在愛情之間,愛情也就必須結束了。

即使作者不願意,即使悲傷如洪流在後來的日子以措手不及的速度淹沒了她,即使她自己就是心理師,卻也拯救不了陷在悲傷裡的那個自己,所以她尋求了另一位心理師的幫助——溫德爾。

作者在用具象化的事情刻畫抽象的悲傷與痛苦時非常有畫面,有時候人難免對其他人從他們自身角度描寫的你正親自經歷著的苦痛不以為然,甚至常常讓人感覺對方不過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但這本書裡作者寫下的是她自身的經歷,蠻讓人有深以為然的感覺。

 

關於度過痛苦改變人生的方式,大概屬於那種:你我多少都知道一點,只是真的遇上了依然寸步難行的事情。

大多數重大轉變都出自成千上百、幾乎感受不到的微小步伐,一步一步,日積月累。

可還有些時候就像作者自身的經驗,你為你的問題找到了你所認為的解答,卻有可能,你連自己的問題其實都理解錯誤,所謂的正確答案在錯誤的問題面前終究是錯誤的,而這件事情說明了一部分人之所以得找心理師(而不只是朋友)的原因。

因為就診原因常常只是更大的問題的其中一個面向,因為人有時需要別人點出弦外之音

作者因為男友給她造成的傷害而找上溫德爾,在這期間,她仍持續著自己的工作,為其他人提供心理諮詢。

而這其中有幾位患者也影響了她,便是接下來書裡提到的幾位各有特色的病患,幾位病患真的都讓人印象很深,算是某幾類典型的代表吧。

 

渾身是刺但仍然能夠柔軟的愛著自己的妻女與醜八怪狗的約翰XD

約翰與兒子的故事真的讓人很遺憾,那麼常見又那麼無解,就算有幸不曾經歷過也很能夠同理他心理上的困境。

這種自責大約得跟隨自己一生或是至少不可避免地在心上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

過去不能追也無可悔,某些問題的答案隨著逝者永遠消散在時光中,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很容易就被自己歸咎成自己的錯,折磨著留下來的人。

而這樣的痛苦又往往很難透過自己的力量找到出口。

約翰的故事的最後讀來比較像是與自己和解,過往已經不能改變,還在前進的現在與未來裡,還能夠有寬恕自己的可能,美好的記憶與遺憾的結局可以不一定是沈重的包袱。

他的故事裡還探討到了關於結束的議題,約翰和妻子困在兒子意外身亡的悲劇裡,約翰想要結束。

 

覺得作者提出的觀點蠻值得停下來好好思考,愛和失去有盡頭嗎?如果有,我們真的想走到那一步嗎?而所謂的盡頭又到底是甚麼呢?

 

新婚不久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時日無多死期未定的茱莉。

茱莉的故事關乎死亡,關乎生命,關乎一個人對自己人生的規劃。

與其一直看著自己不會擁有的東西,不妨專注在已經擁有或者至少現在還有的東西。

將死而未死,兩三年到十年,不多了卻也還不算太短,除了自己心理上難以克服難以與之共處的失落感,一同面對的伴侶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容易忽略卻也很重要的課題。

難以啟齒的對伴侶能夠繼續活下去的嫉妒,嫉妒的同時又因為愛意仍然希望對方能在沒有她的未來裡繼續幸福。

讓他經歷這些,我實在覺得有罪惡感。但我也嫉妒他有未來。然後我又對感到嫉妒有罪惡感。

茱莉的課題也是真的很難。

無論如何,茱莉的最終離開的方式與來送行的親友們讓人覺得如此過完一生,也算圓滿,此外她逐漸走向終點到最後的葬禮部分看了真的感觸很深。

「我想活,但不想這樣活。」

 

茱莉留給丈夫的希望他一輩子都有愛情真的看得心裡發澀又受到不小的觸動。

關於生命的課題,作者也有提到一點關於自己爸爸的事情,也是類似茱莉這樣,得了一些病,時日無多。

而作者發現自己對他的愛好像很少或是幾乎不曾訴諸於口。

「你的眼睛正在打開,他的卻在闔上。」這句話多暖、多痛,又多真實。我領悟得晚,但好在及時。

是蠻感傷的一個小篇章。

作者的父親看起來蠻溫暖的。

只是在讀這篇的時候我自己也在想,關於家庭造成的傷口有時候讓人難堪的地方在於,傷口裡不全是疼痛的痕跡,痛楚中有時候滿溢出來的其實有溫暖的殘留。

事情從來很難處於某個極端,往往是灰色的、遊蕩在兩個極端之間,讓人既不能愛得純粹,也無法恨得俐落,從而造成了拉扯的痛苦。

傷口裡的痛楚是搆不上憎恨,說不出純粹的生命的一部分。不是沒有愛的,但也無法說,沒有埋怨。

就像作者也用類似的說法這麼形容情緒,就算身處巨大的悲傷裡,人也不太會是一直處於某種單一情緒中,當你以為自己無法再快樂,其實下一秒還是有機會為一個蠢笑話露出笑顏,可惜的是,反之亦然。

這些算是成年之後需要自己面對與處理的心理課題,看了這本書之後偶爾也會想,接受自己其實需要被開導被賦予一個情緒出口的方向,其實是不容易但也很有意義的一步。

大概是茱莉這個課題太大,讀她的故事時想了蠻多,對作者來說,她應該也從茱莉身上獲得了一些昇華。

 

約翰與兒子的事情沒有答案,茱莉如果沒有得癌症,未來的人生該是如何的篇章,沒有答案,而作者身上許多醫生都沒能說出個所以然的病症,暫時也沒有答案。

很喜歡這段作者對這種沒有答案的描述與結語:

生命中有太多沒有答案的事。

「越能坦然面對自己的脆弱,就越不容易害怕。」

人年輕時不太會這樣看待人生。年輕時,我們常常以為事情是開始、中途,然後得到某種解決。可是在人生路上走到某個時候———也許就是走到中途的時候吧———我們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有無可奈何的事,解決不了也得了。我們能做的是找出它們的意義,與它們共處。雖然我沒辦法留住時光,只能眼睜睜看它流逝,但另一件事也是真的:我的病讓我更清楚什麼才是重要的。因為這樣,我決定不硬著頭皮寫快樂書;因為這樣,我再次開始戀情;因為這樣,我開始用我從前沒能做到的寬容傾聽我媽媽;因為這樣,我讓溫德爾協助我反省親子互動,檢視我做為母親帶給札克的影響。我現在會牢牢記得:愛人與被愛不可能不冒失去的風險,而認清這點和為此恐懼是不一樣的。

 

隨著年老而逐漸意識到自己一輩子都在失去的麗塔。

麗塔的身邊不是沒有溫暖與愛,「我到家囉」一家的溫馨與包容願意納入麗塔(這一家子真的超暖的)。

可是太多對自己人生的責備與對子女對其他事情的愧疚捆住了她擁抱愛的腳步,最不肯放過自己的往往是自己。

這個故事探討的東西讓我想到關於舒適圈的定義,人很常沈浸在一個自己甚至都覺得不舒服的泥沼裡,而你甚至不是沒有出口。

只是害怕改變、不想改變。

眼前這個痛苦的漩渦中,至少自己很清楚裡頭有失望有絕望,你知道裡頭有什麼,已知的一切雖然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你可能也覺得那都好過未知。

剛出社會的一兩年裡,基本上都處於這樣矛盾的想法中,看麗塔的故事有些片段好像也看到過去一邊逃避一邊掙扎的自己。

把自己的人生過得一團糟的麗塔在作者的協助下釐清了自己真正的問題在於嫉妒。

嫉妒自己的孩子,嫉妒他們擁有她過去想要擁有卻沒能擁有的一切,而她縱容他們的父親傷害他們,臨到人生的下半場,渴求他們的原諒卻又從沒有開口說過。

 

站在心理師的角度,作者其實覺得麗塔是個風趣溫暖的長輩,可是如果站在麗塔的子女的角度,作者自己都無法確定能不能原諒。

而作為讀者,我起先覺得憑甚麼要求孩子應該原諒呢?找上心理師的麗塔看著是很可憐,然而當年遭受家暴的孩子們又有誰可憐他們呢?

不過讀著讀著想法又有改變,人難道犯了一些並不算罪不可赦的錯誤就應該自責一生嗎?

戴夫跟父親的故事我其實看不懂他為甚麼能夠在一句話的時間從憤怒轉為同情,卻也開始思考原諒或改變這件事情真的能發生在某一個想通的瞬間?

我沒怎麼體會過那樣的時刻,但後來在思考這部分的時候,覺得或許那樣的瞬間可能更多的在於對自己的寬恕與放過。

麗塔的故事最終發展讀著我自己有點尷尬與意外,可同時也還是覺得非常溫暖。

整本讀完之後算是有一點點感覺人生的隧道又亮了一點點的感覺。

 

目前人生遇見的問題其實總的來說是最大的那個問題延伸出來的其他面向,解決了小的問題卻逃避面對大的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

人都想了解和被了解,可是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於是一再陷入同樣的困境。

作者在病人的故事之間也穿插著自己的治療與她的人生經歷, 在書中細細地告訴了讀者自己是如何一路從電視編劇成為了心理治療,而這過程中又經歷了什麼樣的心理變化,以及在她還在為心理執照奮鬥的時候,心理治療在這個時代的定位發生了如何的變化云云。

人希望能迅速解決自己的問題,可是,如果他們的情緒問題是因生活步調太快而起,再求速戰速決豈非飲鴆止渴?

 

精神分析家弗洛姆(Erich Fromm)這句話也很讓人有共鳴,完全就是我(X

現代人以為做事不快是損失時間,可是除了殺時間之外,他們並不懂得怎麼運用省下來的時間。

人沒有用賺來的時間放鬆或與親友聯繫感情,反而把更多事情往裡頭塞,現在大家都用「要」的速度移動——這裡的「要」比較偏向「想要」,也許這個「要」不只是因為渴望,也是因為缺少或不足。這種「要」是需要的「要」。

求快的生活已讓我們「要」得越來越多,卻越來越寂寞。

 

關於活得太快、過得太快這樣的事情,其實何止是心理師,現在這個時代裡很多職業很多成年人似乎都在經歷著相似的課題,就好像被時代的洪流推著走,過得比幾十年前科技與工業或其他一切都還未發展起來的舊時代要快得太多,速度不可同日而語,可錯失了的今天與當下也無可計量,走得越快抓得越緊,就勢必有一些東西在這個過程中被放棄被失去,例如情感的交流,例如一去不返的青春與年邁的親人。

而那些對我們心靈至關重要卻又總是容易被放在比較靠後的次序的東西,往往具有其時效性。

可我也會想,這樣的時效性其實也適用於自身,正因為我們的人生規劃裡有更多在那個當下看起來更為重要的東西,所以就不得不捨棄了另外一些好像此刻看來不那麼重要的選項。

可是隨著人生與際遇,選項的次序可能隨之改變,而往往這樣的改變就帶來了後悔或遺憾......

 

讀完之後的一開始,想寫點什麼做下紀錄但其實沒什麼頭緒,所以起先寫下的其實都只是自己的事情。

人生的意義、家庭的羈絆、工作的目的、動輒發生卻又總說不出個所以然的沮喪等等。

我在想,心裡的傷口常常是細微難以覺察,可又滲透在生活上各個面向的字裡行間。

看著看著我也會比對自己的人生經驗,並不讓人滿意甚至經常是在彼此之間互相傷害的原生家庭什麼的。

我想或許傷人者的他們心裡也各自有傷痕,可是因為不善表達所以以憤怒或宿命論的形式呈現,而同樣忍受著這樣的痛苦也同樣日復一日忍下去的我心裡也有破損。

焦慮與憤怒,煩躁與絕望,這樣的情緒日積月累會在心裡鑿下洞,只是這些洞不一定痛得明顯或致命,多少人不是就這樣過完了一生嗎,為什麼我就不行呢?

夜深人靜站在一個相對客觀或我自以為客觀的角度來看事情時,有時候會覺得這一切也沒什麼,人會習慣性去安慰自己痛苦是比較出來的,比起第三世界許多人為下一頓飯掙扎,我遇到的這些算什麼啊,日子過太爽無病呻吟罷了。

 

書裡有一段說到,痛苦是沒有比較級的,貶低痛苦也是在貶低自己。

可這種事情就是即使明白了道理,情感上想法轉不過來。

於是更多時候很多人的人生,或至少我的人生,只是麻木的隨時光逐流,沒有目標也沒有希望,只是也沒什麼去死的理由,所以就渾渾噩噩的繼續下去。

而諷刺的是,行屍走肉與掌握破局的方法其實不是衝突的兩件事情,人完全能夠知道怎麼改變的同時卻還是不改變。

真正難以並行的是深刻的自我覺察到自救,所以才有諮商跟心理師等類似職業的存在。

 

書裡作者有提到她很喜歡的奧地利心理學家 Victor Frankl 在自己的著作《活出意義來》提到的一句話,我也很喜歡:

刺激和回應之間有空間,空間裡是我們選擇回應方式的權力,回應方式裡有我們的成長和自由。

我自己對這話的理解是大概這就像偶爾人得允許自己釋放情緒,像是失控那樣(但不是打老公打老婆或是把房子弄壞的那種)。

但不全然等於失控,可以更好的理解為:破繭。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名翻得真的也是很棒了。

讀完有很多不錯的收穫與自省,與自我對話的過程中有時經常能得到嶄新的想法。

很出色也淺顯好懂的一本書,而不管你的人生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或者自覺人生一切美滿毫無問題,這本書涵蓋的多個故事與面向還是能讓每個人都從其中獲得一些不一樣的思考與啟發,非常推薦閱讀。